近日,王益區采取清廉單元建設方式,將清廉村居與清廉機關、清廉學校、清廉醫院、清廉企業同步推進,示范帶動“清廉王益”全域建設,依托豐富的廉潔文化、紅色資源優勢,王益區正以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,齊心協力、濃墨重彩地描畫現代版的鄉村振興“富春山居圖”。
隨著省市鄉村振興局印發的《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》,意味著鄉村振興路線圖更加清晰,各種惠農資金和大量項目將直抵基層,為鄉村振興注入“源頭活水”。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要求,把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加強對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監督檢查,深入推進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集中整治。
優選配強村級領頭人,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區級備案管理制度和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區級聯審機制。要全面培訓提升能力。印發了《關于加強鄉村振興干部教育培訓的通知》,明確了培訓內容、培訓范圍和培訓時間,區鄉村振興局、衛健局、發改局、人社局、農業農村局等15個單位均已完成培訓,累計培訓1870人次,提升了鄉村振興干部履職能力,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幫帶作用,推動村級事業發展。要扎實遍訪排憂解難。扎實開展遍訪行動,區委書記走訪行政村22個,遍訪率84.6%,區長走訪行政村19個,遍訪率73.1%,督促鎮(街道)黨政負責人遍訪轄區自然組和三類人員,村黨組織書記遍訪農戶,駐村工作隊遍訪脫貧戶和三類人員,了解實際需求,掌握第一手資料,發現矛盾、解決問題。要駐村幫扶成效突出。向26個行政村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26名,向10個脫貧村選派駐村工作隊隊員20人,實現26個村派駐全覆蓋,督促指導第一書記以清單形式公開承諾年度擬辦實事3件以上,接受群眾監督。突出抓好駐村工作人員日常管理工作,采取“四不兩直”方式,對駐村工作人員在崗履職情況等進行了重點督查,傳導壓力促進履職盡責。扎實推進消費幫扶重點產品“五進九銷”,扶持聯農帶農經營主體做大做強,截至9月底銷售額3746.39萬元,間接帶動脫貧戶300余戶次。大力推進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,鼓勵動員8個基層商會233家民營企業積極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,110余家民營企業投入資金650余萬元開展幫扶,流轉土地2000余畝,安排村民就業470余人次,收購花椒2萬斤,帶動群眾增收87萬元。
推進陽光村務,強化村級清廉班子建設。堅持把抓項目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,探索“1356”資金項目管理模式,圍繞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這一目標,嚴把“項目入庫、資金分配、信息錄入”3個關口,做實“機制建設、項目管理、資金撥付、監督檢查、資產管護”5個環節,實現“基礎設施水平、產業發展質效、公示公告效果、集體經濟收益、聯農帶農作用、群眾滿意度”6個提升。區級安排銜接資金1200萬元,同比增長9.1%,2022年銜接資金3199萬元用于產業2573.4萬元,占比80.4%,較2021年高5.9個百分點。建立“周預警、月通報、季檢查”推進機制,印發《王益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管理政策文件匯編》《銜接資金項目政策明白卡》,開展業務培訓2次、季度檢查3次,印發周報7期、月通報4期,28個項目已完成26個,資金撥付率94.89%,確權登記2013-2020年231項資產1.75億元,2021年-2022年31項資產2794.37萬元,建立了區級、部門、鎮辦、村級四級后續管護臺賬,明確管護責任,實現項目建設有質量、資金使用有效益、鞏固銜接有保障。